2017年上半年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调查简要分析情况
2017年上半年,我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。截至6月底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35%,控制在3.5%的目标以内。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:
一是进场登记需求人数同比上升13.03%,求职人数同比下降17.38%。据统计,2017年上半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进场登记供需规模为198.35万人次,同比减少0.65万人,降幅0.33%,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2.97个百分点。其中,登记招聘126.14万人次,同比增加14.54万人次,增长13.03%;登记求职72.21万人次,同比减少15.19万人次,降幅17.38%。
二是求人倍率同比有所上升,劳动力供求仍然偏紧。进场登记求人倍率为1.75,较2016年同期上升0.47,为2010年以来的新高,显示我市劳动力供给仍然偏紧。
三是线上线下两个招聘市场并行发展。2017年上半年,我市用人单位通过现场招聘会渠道发布的招聘需求占总需求的54.48%,通过网络渠道发布的招聘需求占总需求的45.52%;同时,现场求职人次占登记求职总人次的78.10%,通过网络求职的人次占登记求职总人次的21.90%。表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,网络已成为招聘与求职的重要渠道,成为现场招聘方式的重要补充。
四是企业在岗职工以青壮年为主。2017年第二季度, 我市定点监测企业在岗职工中,24岁及以下、25-34岁、35岁及以上年龄段职工占比依次为14.91%、41.26%、43.83%。与2016年上半年相比,24岁及以下在岗职工占比下降0.99个百分点,25-34岁在岗职工占比上升0.56个百分点,35岁及以上在岗职工占比上升0.43个百分点,显示企业在岗职工以青壮年为主。
五是企业用工稳定性有所改善,员工流动性延续降低态势。据定点监测企业数据显示,2017年第二季度员工流失率、员工新招聘率分别为6.89%、8.00%,同比分别下降1.61、1.00个百分点;环比员工流失率下降1.08个百分点,员工新招聘率上升1.05个百分点。二季度企业总体用工缺口率为4.97%,同比下降0.33个百分点,环比上升0.54个百分点,员工流动性总体呈下降趋势,我市企业用工稳定性有所改善,企业员工流动性延续降低态势。
展望下半年,随着我市经济增长稳中向好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人力资源整体供给质量预计将进一步提升,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但受制于全国绝对劳动人口总量下降、其他区域分流作用加大等因素影响,人力资源供给偏紧局面仍将延续,供求矛盾依旧突出。为此,建议下一阶段应把握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:
一要创新发展,找准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动脉。(1)以总部经济为重点,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同步。(2)以创新创业为抓手,激发经济活力与就业增长动力。(3)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,发挥合作效应并分享合作剩余,推进广州经济与整个湾区经济大发展,带动广州就业大发展。
二要瞄准需求,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。(1)要进一步健全有效的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,疏通培训渠道,为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。(2)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提升培训的力度,让终身学习成为常态,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劳动者。(3)顺应产业发展需求,推进培训发展转型,要提供更多的与“互联网+”相关的技能培训内容。(4)未雨绸缪,充分发挥公益性培训资金的效能,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职工培训和安置。
三要优化制度,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和执法水平。(1)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。(2)继续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。(3)着力降低生活成本,提升本地就业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。
四要健全市场,加快人力资源网络市场建设。(1)加大人力资源网络市场建设力度,加快完善人力资源网络市场的公共服务平台,引导更多的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,披露更为全面准确的岗位信息;鼓励广大求职者通过网络市场进行工作搜寻,实现满意就业,最大限度降低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,进一步提高网络市场的利用率,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效能。(2)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切实有效的多渠道就业信息传播与分享平台,使求职者方便快捷地获得就业信息,降低求职中的信息不对称性。(3)实施人力资源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双轮驱动,共同发展,加大力度支持传统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的转型升级,大力推进网上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。
五要把握态势,顺应经济发展特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。(1)把握网络化时代新趋势,及早研究经济发展影响下的就业变化趋势,制定适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。(2)顺应机器人产业新动向,未雨绸缪,提早谋划,以避免人力资源市场的波动。